在展会招商场景中,PPT的“留客能力”直接决定招商效果,据行业观察,超过60%的展会观众会在3分钟内判断是否离开,而能让人完整看完并主动咨询的PPT,往往赢在“内容戳痛点、设计懂节奏”的双重配合。代做展会招商PPT,核心不是堆砌信息,而是用设计和内容搭建一条“让客户愿意走下去”的路径。结合上百场展会PPT的实战经验,我们总结出3套“留客方法论”:
一、前3页定生死:用“痛点+钩子”锁死第一印象
展会现场噪音大、干扰多,观众的注意力像流动的水,前3页抓不住人,后面再精彩也白费。这一步的关键是:用内容戳中“他需要什么”,用设计强化“你能给什么”。
内容上,避开“自说自话”的雷区
别一上来就讲“我们有20年历史”“全国有500家店”——观众第一反应是“跟我有什么关系?”。专业做法是:
第1页(封面):用行业痛点提问代替企业名称,比如“还在为行业选址难/客流少/利润低发愁?”,用问题勾住有同类困扰的人;
第2页(核心钩子):紧跟一句解决方案,比如“我们用XX模式,帮300家合作伙伴实现单店月均增收2万+”,用具体结果替代模糊承诺;
第3页(价值预告):快速罗列“3大合作优势”(如低成本启动、全流程扶持、高回报周期),让观众知道“听完能得到什么”。
设计上,用“视觉减法”放大关键信息
展会观众多站在2-3米外看屏幕,设计必须“一眼看清”:
字体不小于24号,核心数据用加粗+对比色(如红色标注“2万+”);
封面图避免复杂场景,用“客户困惑”的极简插画(如一个发愁的店主剪影)比企业大楼更有代入感;
第3页用“图标+短句”代替大段文字,比如用“钱袋图标+‘启动成本降30%’”,3秒get核心价值。
二、中间5-8页:用“逻辑递进+视觉引导”让观众“跟着走”
观众留下后,最容易因“信息混乱”失去耐心。这部分要像“剥洋葱”,一层一层让合作价值浮出水面,设计则要成为“隐形向导”,引导视线和思路。
内容逻辑:从“他的问题”到“你的方案”再到“合作证据”
按“痛点→方案→案例→保障”四步递进:
痛点深化:用1页数据说明“为什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”(如“XX行业近3年闭店率达40%,80%因客流不足”);
方案拆解:不说“我们有全产业链支持”,而是拆成“选址支持(提供3公里客流分析)→培训支持(7天速成课程)→运营支持(每周数据复盘)”,让抽象承诺变具体;
案例聚焦:不用“全国合作伙伴超1000家”,而选1个同区域、同规模的成功案例,讲清“合作前他有多难,合作后怎么变好”(如“XX市XX区加盟商,合作6个月客流提升200人/天”)。
设计引导:用“视觉符号”强化逻辑关系
用“箭头”串联页面:比如从“痛点页”到“方案页”,底部加一条渐变色箭头,暗示“问题有解”;
数据用“动态对比”:案例页左边放合作前的冷清门店图,右边放合作后的热闹场景,中间用“→”连接,视觉上强化“改变”;
重点信息“框起来”:比如“7天速成课程”用橙色边框突出,让观众视线自然落在关键服务上。
三、最后2页:用“行动指令+信任加固”促成立即咨询
观众看到最后,往往需要“临门一脚”——明确“接下来怎么做”,同时消除“合作风险”的顾虑。设计要传递“靠谱”和“紧迫感”。
内容上,给“明确动作”而非“模糊结尾”
倒数第2页:不说“欢迎合作”,而是列“3步合作流程”(①扫码留资→②获取定制方案→③3天内专人对接),降低决策门槛;
最后1页:用“限时福利”制造紧迫感(如“展会现场签约,免首年管理费”),搭配“立即咨询”的二维码和现场展位号。
设计上,用“信任符号”降低心理防线
放3-5个合作客户的手写签名+门店照片(比明星代言更真实),用“拼图”形式排列,暗示“很多人已经加入”;
二维码用大尺寸(至少5cm×5cm),旁边加一句“扫码领《XX行业盈利手册》”(即使不立即合作,也能留下线索);
整体色调保持统一:比如用品牌主色贯穿全篇,结尾页加企业实拍团队照片(如招商团队工作场景),传递“有人在背后支持”的踏实感。
关键原则:展会PPT要“抗干扰”
展会PPT和会议室汇报不同——它要在嘈杂环境中“突围”,所以:
内容上,每个页面只说1件事,避免“既要…又要…”的复杂表述;
设计上,少用动态动画(容易被环境光冲淡),多用静态对比(颜色、大小、虚实)突出重点;
全程控制在15页内,每3页设置一个“记忆点”(如一句金句、一个惊人数据、一个真实案例)。
说到底,展会招商PPT的“留客”逻辑,就是让观众觉得“你懂我,你能帮我,合作不麻烦”。设计是让这个逻辑更清晰的工具,内容是让这个逻辑有说服力的内核;两者结合,才能让客户从“路过”变成“留下”,从“看看”变成“谈谈”。
CONTACT US
联系我们请添加企业微信:
或者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