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PT代做、定制的合作中,常有客户在项目结束后问:“这PPT我花钱做的,版权总该是我的吧?”但现实里,曾有企业用代制作的产品宣讲PPT参加展会,因里面一张配图未获授权被索赔;也有团队在融资路演时,被投资方追问“这份BP的字体版权是否清晰”;这些纠纷的根源,往往是合同里没把“版权”说透。
作为深耕PPT定制、代做、美化领域多年的PPT设计公司,今天就聊聊核心问题:代制作的PPT版权到底归谁?以及合同里必须写清的2个“保命条款”。
一、先搞懂:代做的PPT,版权默认归谁?
很多人觉得“我付了钱,成品就该完全归我”,但在法律和行业实践里,这事儿没这么简单。
PPT的版权分两部分:成品整体的著作权,和里面素材(图片、字体、图标等)的使用权。
比如企业找团队做PPT定制,从框架设计到内容排版全委托,成品是“独创性表达”,这部分的著作权,默认情况下若合同没约定,可能归服务商(因为是服务商的智力成果);但客户支付费用后,通常会获得“使用权”,可用于演讲、展示等,但未必有“修改权”“改编权”。
再比如PPT美化服务,客户提供原始内容,服务商只做排版优化、动画设计,这种情况下,成品的核心内容版权仍归客户,服务商仅对“美化部分”(如独特的版式设计)拥有少量权利。
更麻烦的是素材版权。有些PPT代做团队为省成本,会用免费图库的“非商用素材”,或盗版字体,客户拿到后一旦用于商业场景(如对外宣传、招商),很可能陷入侵权纠纷。
二、合同里必须明确的2个条款,少一个都可能踩坑
1、成品版权归属与使用范围条款
务必写清:“甲方(客户)支付全款后,本PPT成品的整体著作权归甲方所有,甲方可自行修改、改编、用于商业宣传(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发布、线下演讲、印刷成册等),乙方(服务商)不得再将成品用于其他商业用途。”
对PPT美化服务,可补充:“乙方仅对美化过程中的版式设计、动画效果拥有署名权,整体成品及原始内容版权归甲方,甲方可自由使用。”
2、素材版权责任划分条款
必须写明:“乙方(服务商)承诺,为本PPT使用的所有素材(图片、字体、图标、音乐等)均已获得合法授权,可用于甲方的商业场景;若因素材侵权导致甲方被追责,所有赔偿、诉讼费由乙方承担,甲方有权追偿。”
这是“避坑关键”。曾有客户找小团队做PPT代做,对方用了某摄影师的付费图片却未购买版权,客户用PPT参加行业展会后被起诉,最终赔了5万元,因合同没写这条,只能自己扛损失。
反过来,若素材是客户提供的(比如企业自己的产品图),也要写清:“甲方提供的素材,需确保已获合法授权,若因此产生侵权,责任由甲方承担。”
三、这3种情况,版权约定要更细
涉及“二次开发”:比如后期想把代做的PPT改成短视频脚本,需在合同里加“甲方拥有将成品改编为其他形式的权利”;
多人协作场景:若PPT是团队共创(客户提供内容,服务商设计,第三方提供数据),要明确“各方提供的内容版权各自负责,成品整体版权归客户”;
免费修改期:PPT代做后常有修改需求,可约定“甲方在收到成品后30天内的合理修改,不影响版权归属,修改后的成品版权仍归甲方”。
PPT定制、代做、美化的核心是“协作出好作品”,但好作品的前提是“权利清晰”。与其事后扯皮,不如在签合同前花5分钟把版权条款写透;毕竟,一份能放心用、无风险的PPT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交付。
CONTACT US
联系我们请添加企业微信:
或者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